唐人

立冬的暖,藏在唐人的诗里,更藏在江永的字里

以前背唐诗,只记“秋收冬藏”“寒鸦万点愁”,哪想过立冬还有暖?翻旧笔记找着陆龟蒙的句子:“暖炉新酒熟,寒菊旧香残”。原来唐朝人立冬,不是缩在屋里喊冷,是围炉温着新酿的酒,看着窗台上残菊还顶着点嫩黄——那点不肯谢的劲儿,比太阳还暖。炉子里的火舔着铜壶底,酒气混着

立冬 唐人 江永 女书 糯米糕 2025-11-09 21:39  2

唐朝真的越胖越美?别再被骗了,真相藏在3个细节里

首先要明确:唐朝追捧的是“丰腴”而非“痴肥”。《旧唐书》形容杨贵妃“资质丰艳”,白居易笔下是“温泉水滑洗凝脂”,核心是骨肉均匀、肌肤白皙的健康状态,而非堆满赘肉的臃肿 。抖音视频中复原的杨贵妃体型更直观:身高约1米63,体重63公斤,BMI值处于健康区间,正是

唐朝 杨贵妃 唐人 仕女图 陶俑 2025-10-31 23:39  3

尺素风神:王羲之《龙保帖》的文本流变、书艺特征与唐人临本

王羲之《龙保帖》作为《十七帖》丛帖中的第三通尺牍,虽仅寥寥二十字,却是研究王羲之书风、魏晋尺牍礼仪及法帖流传史的珍贵个案。本文以《龙保帖》为核心,综合运用文献学与图像学方法,首先梳理其文本在《右军书记》、《淳化阁帖》及敦煌临本等不同载体中的流变与歧异,考辨“卿

唐人 王羲之 书艺 临本 龙保帖 2025-10-24 10:28  3

曾红极一时,后面只能演配角,这次,陈瑶凭演技又“杀”回来了!

《照镜辞》一共才只有22集,每一集25分钟并不是很长,但是内容真的是打动人心。主演的阵容中也有大家所期待的陈瑶,还有何奉天等一系列人群。剧情还是很有趣味性的,云瑞国尚书府的庶女,为了给自己的亲妈报仇,硬是选择放弃和燕王之间的感情,然后嫁给了太子。

配角 演技 唐人 陈瑶 云瑞 2025-09-26 22:31  4

唐人为何爱“双名”?

西汉末年王莽专政时期,曾以官方意志推行过“禁二名”的政策,不提倡取双字名,单名成为主流,而且单名所用的字一改西汉初比较随意、俚语较多的特点,绝大多数是比较美好的字眼,追求雅致、高尚、准确等等,这种情况持续了数百年,直到魏晋时期仍是士族、官员和文化名流起名的主导

唐人 起名 双名 单名 闾大肥 2025-09-26 05:26  5

【新著】高瑞梓:《今日向长安》丨2509111(3214期)

为现代人前往一千年前的唐代长安旅行制作一份“指南”,真是奇思妙想!“货币与金融服务”“就医须知”“换汇”“退税”“特色家访”,仅题目就足以勾起我们极大的好奇心和急切去阅读的欲望。坚实的史料依据、精巧的结构设计、共情的现代思维、出人意料的古今联想,加上浪漫幽默的

唐人 长安 旅行指南 高瑞 严耕望 2025-09-26 13:39  3

日本书家临摹的《书谱》,纯正唐人笔法

中国书法对日本的影响极大,该国的“书道”原来叫作“入门书”,取自王羲之“入木三分”,由此可见,不仅我们学晋唐诸家,岛国也是如此。日本古代书法史上有六位顶级大师,合称“三笔三迹”,“三笔”是指空海、橘逸势和嵯峨帝,“三迹”是指小野道风、藤原行成和藤原佐理。

日本 唐人 日本书道 书谱 唐人笔法 2025-09-25 19:09  5

惊鸿一瞥!古巷里的红衣绣娘,藏着唐人诗里的绝色美人

巷陌逢红衣绣娘古巷深幽覆日痕,忽逢红袖倚柴门。罗衣遍绣春山朵,锦带斜萦秋水纹。鬓畔朱花新缀露,腕间绿玉久藏云。垂髫未绾随风乱,似怯晴光触面温。纤指微抬梳鬓影,明霞欲落染衣痕。墙头小杏窥人久,檐角疏杨送语频。我立尘中忘举步,疑从画里见仙真。恨无彩笔描芳态,空把清

唐人 古巷 绣娘 藏云 红衣绣娘 2025-09-23 02:16  2